读唐浩明的《曾国藩》

2013年12月11日 23:30 更新

利用上下班地铁时间读完了唐浩明的《曾国藩》,共三本,分别名为“血祭”,“野焚”,“黑雨”。三本书以小说的形式讲述了曾国藩从创建湘军开始的后半生。作者唐浩明有多本关于曾国藩的著作,在读这部历史小说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唐浩明对曾国藩了解研究的细致入微,他和曾国藩可算是一对隔代知己。小说本身也可以说是引人入胜,读完之后,曾国藩的人格特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说是小说,但也能够对这个著名的晚清历史人物有一些了解。

第一部《血祭》主要讲述了曾国藩如何决定出山组织团练抵抗太平军,以及创办团练初期遇到的种种挫折。而第二部《野焚》则是描写了曾国藩的湘军转战皖中,收复安庆,最终攻取太平天国天京城的过程。在这一部里,曾国藩和他的湘军达到了鼎盛时期,这时的曾氏家族也成为天下第一家。第三部《黑雨》开篇便是曾国藩裁撤湘军,所谓英雄自剪羽翼,这也标志着湘军时代的结束。随后描写了曾国藩晚年处置“天津教案”和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案的过程。晚年的曾国藩已经深刻的意识到国家的衰弱,但自己已是力不从心。临终前的曾国藩对自己一生的功过也有了清晰的认识,左宗棠“知人之明,谋国之忠”的评价给了曾国藩一丝安慰。

对于曾国藩的历史功过我不想过多的去了解,毕竟我读的是一部小说。从一部小说主要人物的角度,我想写一下这部小说中他的人生的几次重要转折点,从中体现他为人处世的一些方法和信念。

    几次人生转折

1、出山创办团练

第一次人生转折是曾国藩决定出山创办团练。推荐曾国藩来主持团练是左宗棠先提出来的,左宗棠聪明过人,他很清楚的认识到当前并没有一支劲旅与太平军对抗,需要一个有威望有能力的人来创建这样一支军队。此时的曾国藩是一个有着经邦济世这样远大报复的湘乡红人,不过在他的内心对创办团练也有所顾虑,在他看来团练并非正规军,粮饷是一个难题,他对能否办好有所怀疑。但是,在曾国藩的内心深处还是热切渴望成就一番事业,经过周围友人,恩师轮番打鸡血,他终于同意出山。创建一支像戚家军一样名垂千古的曾家军或许就是此时他心中的想法,而他的人生轨迹也由此改变。

2、兵败靖港

第二次人生转折点是兵败靖港。靖港是离长沙城六十里左右沩(wéi)水入湘江的要害之地,水流湍急,山深林密,便于伏兵。曾国藩已经在岳州败过一次,他太需要在这个时候打个胜仗了,于是急于求成而中了太平军的奸计导致靖港惨败。曾国藩虽然死里逃生,但却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在白沙洲投江。此时的关键人物一个是康福,他是曾国藩创办湘军前夕认识的豪杰,是他将曾国藩从水中救出。另一个关键人物是左宗棠。左宗棠是一个心直口快、是非分明的人。他对曾国藩投江的行为一顿乱骂,说其“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这顿乱骂有理有据,使曾国藩心服口服,同时也重新振作精神。如果没有康福,曾国藩或许已经投江而死,如果没有左宗棠,曾国藩或许从此心灰意冷,告老还乡,那么日后湘军的战绩也就无从谈起。

3、重读《道德经》

曾国藩的第三个重要时期是在进军皖中的前夕。这个时候,曾国藩的父亲刚刚去世,曾国藩也已请辞回家奔丧,并在湘乡荷叶塘家中休养。虽在家休养,但是心情却不能平静。他回想这些年领兵打仗的经历,各种不顺都浮现在眼前。世事的艰难让他对未来充满了忧虑。情绪低落,身体状况自然也不佳。曾家老四曾国潢为曾国藩寻医问药,找到了丑道人广敷先生。广敷先生是一高人,知道曾国藩是心病,开出的药方是老子的《道德经》——“岐黄医世人之身病,黄老医世人之心病”。曾国藩带兵之初,雄心勃勃,他认为自己奉皇上之命办团练,名正言顺,只要己身端正,就可以正压邪,什么事都能办好,然而正因如此,他才处处碰壁,树敌众多。广敷先生的一席话对此时的曾国藩来说“犹如一滴清油流进了锈坏多年的锁孔,顿时灵泛起来”。曾国藩也重新研读《道德经》,有了“大柔非柔,至刚无刚”的感悟。这以后,曾国藩改变了他处世的方式,将黄老之术应用其中,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

4、金陵城破

攻打金陵的任务,曾国藩交给了九弟曾国荃,曾国荃也不负厚望,将金陵城拿下。当金陵城破的消息传到坐镇安庆的曾国藩耳中时,曾国藩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多少年来他梦寐以求的一刻。但是这样一桩千盼万盼的大事,真的到来的时候,曾国藩的喜悦只有两三分,伤感却占了七八分——他浮想连篇,想起了当年决定奔赴战场时的雄心壮志,想起了在长沙受到地方官的欺辱,想起了已经死去的父亲母亲,想起了自己投水自杀的耻辱,想起了自从九弟围攻金陵以来为之提心吊胆的日日夜夜。

金陵城破预示着太平天国的失败,同时也使曾国藩面临了新的抉择。太平军大势已去,湘军已无敌于天下,朝廷此时对于这样一直军队掌握在汉人手中是十分不安的。同时,曾国藩的幕僚、曾国荃都私下表示愿意追随曾国藩推翻满人朝廷,而且,目前的局势,对于曾国藩来说黄袍加身也并非不可能。做事一向小心谨慎的曾国藩思考再三,并没有举起反旗,一方面湘军内部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左宗棠等督抚已经对曾国藩有所不满,曾国荃并不是左宗棠的对手,况且即便造反成功,曾国荃会心甘情愿的让他这个兄长做皇帝吗?另一方面,忠义二字始终被曾国藩奉行,在他看来,自己能够从湘乡一个落魄农民成为名震四海的侯爵都是出自天恩,源于皇家。借助它给予自己的一切又来背叛它,同时使天下苍生再次卷入无边的战火,都是有愧于自己的良心,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一生报复,千秋名节都会荡然无存。于是,曾国藩坚定了不造反的决心,同时为了消除朝廷的疑虑,决定裁撤湘军,让他的弟弟曾国荃请辞回籍。

5、名毁津门

镇压住太平天国后,曾国藩的门生李鸿章又成功的将东捻军(与太平军同时期的反清武装,后期分为东西两部)平定。湘军的赫赫战功给曾国藩带来了至高无上的荣誉,全国上下无人不晓。此时的曾国藩也更加受朝廷的倚重。慈禧太后面对内忧外患,内心惶恐,于是将曾国藩调任直隶总督,希望曾国藩能练出一支军队,巩固她和她儿子的政权。

回到京师的曾国藩遇到的第一件棘手的事情便是天津教案。清末,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从事传教活动与中国百姓经常发生摩擦。这次天津教案,起因是谣言天主教堂洋人拐骗中国小孩,将这些孩子残害,挖眼刨心做药引子。民众本就对洋人不满,加上大旱之年民不聊生,于是积累已久的怨恨爆发,几个好事的人带头发动暴乱,将天主教堂付之一炬。

此时的曾国藩被夹在了洋人与百姓之间。一方面京津百姓,朝廷上下议论不断,要求不能对洋人妥协的呼声不断。另一方面,以法国为首的几个在暴乱中受到损害的国家威胁若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则直接将战舰开到天津港。曾国藩采取的措施是对洋人进行安抚,他深知朝廷根本无力与洋人抗衡,若一味强硬,则有亡国的危险。而他对洋人的妥协行为,使得他成为百姓谩骂的对象。此时的曾国藩是有苦说不出,对他来说,最大的打击是十几年辛辛苦苦在战场上积攒的荣誉似乎在这一刻消失的无影无踪。面对非议,他也感到了悔恨,“外惭清议,内疚神明”刻画了他这时的心境。这件事也成为他心中抹不去的阴影。

(完)

 


发表评论